图为“床上的绯闻故事无修正 据国际机动车制造商协会(OICA)数据,2002年世界汽车出口量为2210万辆,其中德国、日本的汽车出口数量均超百万辆。而根据中汽协数据,2002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仅有4.31万辆。如果扣除雪地行走机动车、高尔夫球车等其他载人机动车,那么我国汽车出口量就只剩下2.2万辆。 摄
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题:匈牙利中餐人让地道“中国味”香飘多瑙河畔
中新社记者 吴侃
作为匈牙利最早一批中餐人,华人王强已经做了近30年中餐,从传统中餐馆到网红小吃店,他的餐厅在当地人气很高。前段时间,王强获颁匈牙利餐饮界“最佳亚洲餐厅奖”,他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,讲述如何让当地人爱上正宗的中餐。
王强祖籍北京,21岁到匈牙利。他曾做过很多行业,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接手了一家餐馆,于1998年开了兰州饭店。
他说,那时当地中餐馆常备中文和匈语两本菜单,菜品不同。给当地人的匈语菜单上是宫保鸡丁、鱼香肉丝等改造过的“老外版中餐”,久而久之,当地人把中餐等同于口味单一的廉价快餐。
“我想改变大家对中餐的看法,哪怕多花点心思,也要让当地朋友尝尝地道的中餐。”王强说,兰州饭店的牛肉面是师傅手工现拉,熬汤的香料从中国运,还推出大盘鸡、手抓羊肉等西北菜,食客们觉得新奇又好吃。
当地的电视台也关注到兰州饭店,邀请王强录制美食节目,每期他都会教一道中餐家常菜,让很多观众了解了中餐。2004年,王强和餐饮界朋友一起创立匈牙利餐饮协会,至今已有超4000名会员。2005年他还在当地开了一所厨师学校,多年来培养了很多中餐厨师。
在他看来,匈牙利人对中餐的亲切感源于匈牙利菜与中餐的相似之处。比如炖煮技法在匈牙利菜中同样普遍,其经典菜品古拉什很像中餐的土豆炖牛肉。匈牙利菜也常用香叶、丁香等香辛料,且当地人能吃辣,做菜常用的红椒粉很像中餐的辣椒面。
对于麻辣鲜香的川菜,匈牙利食客也爱不释口。王强2009年在布达佩斯十四区开了鼎鼎香川菜馆,后来又在二区开设分店。餐馆名气不小,当地的政要和明星均是常客。
王强介绍,店里的川菜原汁原味,招牌菜川西霸王骨,牛骨经过卤和炸,再浇上辣椒、花椒等13种调料炒制的酱汁。“很多食客顾不上矜持,拿起骨头直接啃。”
餐厅是中式装修,木质的门和招牌、铺了青砖的墙面和印有川剧脸谱的餐具营造沉浸式用餐体验。他说,餐厅有很多老顾客,有一对70多岁的匈牙利老夫妻每周六都来吃饭,坚持了十多年。
在经营兰州饭店时,王强就发现当地人爱吃面食,尤其是面条。于是2017年他在布达佩斯中央大市场附近开了一家名为“biangbiang面”的面馆,目前已有3家分店,饭点时需要排队等位。
王强说,biangbiang面口味要纯正,油泼辣子是关键,制作时他们使用秦椒、二荆条和小米辣三种辣椒,可以根据顾客口味调整辣度,店里还配备刀削面机器人,食客们赞不绝口。
最近,王强在布达佩斯唐人街开了一家卤味店,卤鸭货、卤牛肉等应有尽有。他说:“一开始当地人不知鸭头和鸭掌如何下口,教他们吃法后,他们也吃得津津有味。”
“以前不敢想,小吃居然能撑起一家店。现在当地的中国小吃店越开越多,烧烤、卤味等都渐渐被食客接受。”王强说,从发展趋势看,匈牙利的传统中餐馆水准稳步提升,“小而美”的小吃店也越发红火。
如今在当地的美食节目中仍经常能看到王强的身影,每逢中国传统节日,他还会上节目分享华人的饮食习俗。他以“王厨师”(Wang Mester)的名字注册的社交媒体账号,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粉丝。
在他看来,传播媒介不同了,推广中餐的方式也要推陈出新。“未来还会不断学习探索,努力让更多人爱上中餐。”(完)
【编辑:李岩】
下载好看视频APP客户端,随时随地看新闻!